Plum Blossom

山中野梅

林叟

上山的支路上有棵梅樹。在今年溫暖的臘月,已經開花,枝頭上數數也有幾十朵。只不過,花雖不少,卻非常瘦弱,稱不上是盛放。許多晨運朋友都專程探訪,替花拍照,也都惋惜花兒的瘦弱。有人說,沒有施肥,如何期望花開得好?也有人說,看梅樹的枝幹繁雜,便知道梅花不會開得好。枝幹太多,會奪走了大部份泥土的養分,是時候剪枝了。大家都很熱心,希望找到方法,可以強樹。

梅樹所處的地方是官地,也許是郊野公園範圍,也許屬於「綠化地帶」。無論如何,平民百姓都不能施肥,更不能剪枝,違者也許要罰款收監。熱心人要聯繫政府部門,就不知這個地方,這類有關樹木的事情是誰管的 — 漁農處?樹木辦?路政處?也許是渠務處吧,因為山徑邊的樹,都貼上一個渠務處發出的紙牌,寫著樹的編號,這棵梅樹的編號便是A035。就致電 1823 吧,這個「包教曉」的電話。

原來這種事情歸地政處管轄。熱心人不是投訴什麼,只希望有力部門動慈悲之心,救救孱弱的梅樹。不過三天之後,地政處便聯絡熱心人,說要派人來視察。

很好。地政處裏面也有有心人。政府最怕是遇到將要倒下的樹,最怕病重的樹塌下來傷人殺人。開花開得不壯觀,好像不太值得重視吧!

就看政府部門終於怎樣看待這事情,會不會救這孱弱的樹。要知道,現今世界講的是成本效益,政府如是,商業機構如是。花費人力物力去把一棵樹種得好一點是否值得?成本不菲,利益何在?要看強壯的梅花,可到管理周密的公園,可到收取門券的梅園,可到收穫梅子的梅圃,可到旅遊熱點的梅林,都要成本,但卻可圖利。小徑間的一棵野梅樹,在當今商業社會中,是沒有地位的。

「王何必曰利?」兩千年前的梁惠王已把「利」字掛在口上,何況當今的資本主義社會?引領以待地政處的決定。如果他們當真憐憫孱弱的野梅樹,那當是金錢掛帥之中「義」勝「利」的難得例子。「義」在這裏,就是人性,就是「惻隱之心」。